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关注 > 正文
油价一涨再涨 加油类APP又火了一把 真这么香?
2022-10-29 19:43:2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news2020

油价涨了,油价又涨了!国内成品汽、柴油自10月24日24时分别上调185、175元/吨。已是今年下半年以来第二次、全年第12次涨价。

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油价一直涨不是什么好消息,开车的成本越来越高,他们当然希望加到便宜的油。因此,一类针对于向消费者提供加油补贴的加油类平台逐渐兴起,广告一度遍布电梯间。

再逢油价上调,补贴权益也遭司机党抢购,价格也即将被抬升,电商平台中销售号召消费者尽快下单的声音不绝于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是,在不断烧钱换流量的高要求以及新能源车的多元竞争下,投资界开始重新审视加油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否具有成长性,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

司机党热衷加油类APP

“今天几百个人你们都抢不到的话,等到‘双十一’几万个人你们压根儿抢不到。”来自某电商平台的直播间,主播正在邀约观众购买某加油券,称赶上了百万补贴活动,买到就是赚到。

10月24日,油价又涨了,类似的加油类APP在这几天又火了一把,有销售人员介绍说,他们平台的优惠券暂时没有跟随油价上涨而涨价,反而有所下调,但接下来是会上涨的,“但不管涨或跌,卖得都很好的,因为油站的优惠很少,我们每次给你杀一百块钱,肯定比你‘裸加’划算。”

这话确实不假,来自小宇、老张(化名)的亲身经历,买上此类优惠券再到油站加油已是常态,就在10月24日晚上,小宇得知半夜涨价的消息后,连忙起身提前加油,她告诉记者,“虽然很多油站的让利程度也不算低,但还是很多人存了类似权益,因为算下来确实比油站给的优惠要大。”

不仅如此,她还选择离家较远的油站消费,只因权益的使用要对应指定加油站,否则单次权益使用期限过后将作废,她将自行承担一次损失。

此外,老张的加油频次更高,是跑运输的,加油的成本都是数以千计、万计的规模,但因为加油类APP中不仅对于汽油有补贴,也对柴油有补贴,算下来的成本节约也是可观,他告诉记者,用这些券加油是刚需,因为省钱。

记者从深圳某私家车主了解到,其通过抖音电商平台购入某加油类APP油卡权益,分半年12次消费,共计购券成本418元,折合单次使用成本34.83元/次,对应消费券实际抵扣额度为每次55元,总计补贴额度达660元(不含服务费)。

根据该车主在指定油站的消费记录显示,以满200元消费实行减免政策进行消费,时价8.21元/L的92号汽油可加24.36L,使用优惠券进行减免时,可抵扣55元,真实加油消费金额144.99元。但需指出的是,单次油券购入成本为34.83元,因此实际消费金额达到179.83元。对应24.36L加油量统计,该车主实际每升消费金额为7.38元,比原价每升8.21元便宜0.83元。

据悉,该车主购入的优惠权益并非补贴力度最大的一款,记者也在相关电商平台中该加油APP官方展示中了解到,随着充值额度和使用时长的增加,对应单次实际优惠额度不尽相同。

一边是用油刚需,一边又是囊中羞涩,现实生活中的司机党应对油价上涨“犯难”的有不少,而此类APP的油券似乎成为他们的对冲工具。而对于APP平台来讲,如销售所言,不管油价上涨与否,他们都卖得火爆。

赚钱效应如此之好,企业也加大了营销的力度,据国内某家大型加油类APP相关人士介绍,公司现在已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在做直播,规模达到了500人之众。

揭开加油类APP盈利模式

事实上,国内的加油类APP已有不少,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中经汇通流行于市,再到后来的团油、易加油、淘油宝、速车、佰付美等,形形色色的公司都在紧盯加油生意。

加油类APP靠什么赚钱?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资金的融通,错期进行资产配置进而反哺客户补贴及油站分润,此外,也会通过汽车周边服务,以及理财、借贷、保险等进行多元化商业拓展增加盈利来源。

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想起曾经风靡一时的P2P类互联网金融模式,但类比两者会发现,加油类APP的资金入口和来源丝毫没有曾经的那般赤裸——是为加油,而非理财。但实际运作下来的情况是怎样呢?

“长尾油站愿意跟我们合作是有原因的,一来是他们的数量庞大,全国11多万座油站里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是此类油站,而且他们在获客、集采上都有需求,我们恰恰在营销和供应链上可以给其足够的支持。”

10月25日,某加油类APP在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长尾油站是指那些国内以民营、私企为代表的二三线加油站点,平台不仅能够通过线下引流的方式为其获客,还能通过供应链降本增效帮助其拿到成本更低的油料。

“但油站跟我们合作的话,我们的结算周期不是及时性的,或一个月或其他,总之中间要有一个间隙。”此外,消费者即便通过APP加油,付款金额也是通过APP先行结算,并非直接在油站结算。这意味着,相关APP已经可以通过加油场景对消费者的油款进行定期封闭式管理。

10月25日,有投资界人士在同记者电话交流时明确表示,从商业的底层逻辑来讲,这部分沉淀的资金是可以通过其他平台进行释放,“最常见的拆借行为,现在市场上有一天的、半个月的很多,利用沉淀资金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

该投资人此前接触过类似油补平台的项目评审,他告诉记者,针对于物流行业来说,短期拆借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尤其针对货运司机来说,运输货款的结算往往需要等货物行销之后才有资金支付,“但通过拆借的形式,结款方可以提前给司机结算,至于利息,由于是短期的而且单笔金额较小,也无所谓了。”

但据透露,此类拆借的利息往往很高,有的折算年息能达到50%,这比国家规定的民间借贷最高利息一般不超过年息24%、最高利息不超过36%等高出不少。但在讲求时效的物流行业里,这样的拆借据说已是常态。

该投资人表示,除了提供拆借以外,此类平台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投资或理财形式进行增厚,但在他看来,一些便民类的商超消费类周边形式几乎是杯水车薪,对于商业模式的闭环促进不会起到多大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探出类似平台的经营模式导图,通过一款APP把司机,特别是商用车司机、货运司机和油站进行捆绑,沉淀的资金也可以以其他渠道进行金融撬动,或也具备了互联网金融的雏形。记者也在一些加油类APP的服务项目中发现,快速借贷的合作方众多,有的甚至打出百万最高专享借贷服务。

已有先行者倒下

如此看来,相关平台在与油站的经营合作过程中存在兑付滞后的情形,虽不影响消费者体验,但对油站而言,也是潜在的风险之一;此外,补贴额度虽然有限,但有关补贴资金的来源或周转形式或影响平台的正常运维,进而关系到油站和消费者利益。

此前就有类似企业在加油生意上栽了跟头,中经汇通最早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包括为个人及车队客户提供加油管理服务,也是商家承诺充值满减服务,其也同全国众多特约加油站达成合作,在消费者选择预付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减免服务,同前述加油类APP模式大同小异。

不过,自2019年起,中经汇通出现较多加油卡无法加油的情形,部分商超商户已经停止与其合作,彼时其已被*ST蓝盾收购,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内容,是由于额度分配不合理造成终端客户加油卡无法加油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公告披露了中经汇通与油品商户的合作形式,先开设一个主账户并预付资金,参考过往的交易额再分配资金到下属各油站,同样存在兑付油站不及时甚至错配的问题。由于资金分配之后无法变动,故部分油站存在短期内资金使用完毕无法加油及部分油站存在短期内资金闲置的情形。

这与前述业内人士关注的创收及补贴方法大同小异,也是通过多种形式对补贴资金进行覆盖,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因为购买多次加油卡存在预付账款行为,实质已构成资金沉淀,对于资金池的使用和周转是一些平台极力维护的生钱之道。

前述投资界人士概括此类模式,是以加油补贴作为商业入口,本质是行金融之策。“涉及供应链的采购环节,上下游之间经常存在拆借资金的行为,对于被拆借下游一方,可以提供高利息的借款为拆借方垫资,自身又可以到期收到上游资源和本息。”

不过,针对此类话题,受访加油类APP相关人士均避而不谈,在他们分析看来,除了平台依托供应链优势为其降低采油成本外,也可以同油站组建营销基金的形式共同让利于消费者,但对于此类模式下能否带动公司经营持续盈利,莫衷一是。

资本对行业前景出现分歧

当然,创投界目前依然对此类项目具备浓厚的兴趣,根据启信宝统计,已有近30家相关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开展汽车加油服务,其中亦有包括充电服务项目,如能链智电、闪开来电等,但总体来看,加油类APP数量占据多数,并有多家融资在B轮及以后。

以某头部平台为例,早在2016年便拿到500万天使轮融资,至今已融到E轮,启信宝统计显示,最新融资进程记录于2022年1月27日,彼时已近E3轮融资,基本每年都有融资落地。

找油网则成立于2015年初,彼时也有胖猫创投关注天使轮融资,投资500万人民币,随后一直到2018年,每年都有融资落地,启信宝统计,最新融资记录为2018年8月完成的C+轮融资,彼时融资1.50亿美元,由普洛斯领投,GGV、SIG海纳亚洲等跟投。

此外,易加油也融到B轮,从2015年的2000万A轮融资,到今年3月落地的2.50亿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聚集了来自正东投资集团、中信资本、基因资本等一线机构。

但从投资人对此类项目的态度看来,的确存在分歧,有的认为多元化的营收体系和高黏现金流入口值得布局,但也有观点指出,这类企业不具有业务持续性。

前述华南投资人在同记者交流时表示,加油可谓国民刚需,且此类预付形式也为公司提供了一定的现金流保障,虽然参与金融等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有些冒险,但从已投企业的态度来看,不少机构是跟投状态。

另一位上海投资人则在10月26日同记者微信交流时表示,基本上这类缺少基于研发创新的差异化优势的企业,都不具备实现业务持续性成长的基础,所以一般投资者并不会看好这种融资做补贴的模式。

在该人士看来,这类以补贴换流量的app,基本都是用同一种逻辑运作,融资、补贴、流量、上市,相对差异化门槛不高。“一旦补贴因为资金不足或考虑盈利等原因减少,流量也会出现明显的下滑。”

标签: 大同小异 补贴资金 物流行业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